因为实在是被同学们的处对象能力整创伤了,所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消解创伤
首先,我们从家庭阶段,当我们了解处对象的意义时,最开始应该是从父母的特征来感受到的,这时候的爱情可能是一种匮乏的反应,比如父母吵架,自己可能会去打算说对自己拥有的异性会是怎么样的,这时,所以这时大概是存粹的物的阶段,因为表达的愿望只是一种相互所有
如果我们从发生的角度考虑的话,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自在体,即那种我曾经参与过的一个回忆或确证,那么爱情,我们表达为一种有感觉的要素,我们称之为美学要素,当我们看到这些美学要素时,我们要的是某种美德,例如,我们看到一个软妹子,我们往往会认为其有顺从的美德,在这里,我们了解,实际上我们喜欢的是一种审美要素
美/美德:(白右瘦)/(顺从),(卫生,纯色)/(典雅,知性)
审美要素是一种内核,在黑格尔语境下,内核实际上是自我确定性的前一阶段,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自身确定性统治内核,而内核作为自在体前一环节,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审美要素,甚至组成了审美要素,所以,当一个人确立自身的伦理了,往往他喜欢的对象的占统治的审美要素也是一致的并且被确定着的。
而内核构成审美要素,所以宣传和文化是极大的影响着一个人的爱情观,所以说,人可能没有自我,但是人八成会有爱情,但人有自我,一定是有一个确定的审美要素的
人们往往会也会自我审美,把自己富集审美要素,这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所往自己身上富集审美要素的决定性的形象,实际上八成就是自己喜欢的形象,一个男性穿的很黑,我们可以联想他八成很希望自己的女盆友穿点黑丝
一个女生如何打扮,往往对应着那背景中被预设着的男性
一个叙事剧中往往会有宣扬一个标准的自身确定性,在这里,我们依旧可以发掘,影视作品是通过某种自身确定性来反过来让人们喜欢一个异性的,比如斗罗大陆无疑是一种标准的男性形象,当人们以此作为自身确定性的时候,他们更欲望女性是一种可爱形象
处对象能力…八成和哲学差很多…
在审美要素处理好的时候,在此之间,也就是现实的审美要素的确立,因为上文所说的不过是幻想,依旧是进行丰富的争夺战,在这一场战争中,很多人会怪到个人身上,但实际上是审美要素的影响而已
在此我们可以理解接触是一件什么事件,它实际寓意着审美要素将人作为中介,并且将人扬弃掉,人们在此享受被扬弃的害怕和快感
所以爱情可以把握为审美要素从叙事产生,以人作为中介,最后将人扬弃掉,甚至只保留匮乏的这一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专一实际上是一种精明而不是一个责任,因为分手很大概率意味着再走一段过程,真正享受爱情的恰恰爱情不会给予什么伟大东西,因为爱情的真相是匮乏,在匮乏这一阶段,人们往往习惯的做一件事,并且支撑,不是因为他们有惊天动地的感情,而只是因为某种运动的惯性,一种习惯
这种纯粹的习惯往往又会被新的精神把握,然后被播种成下一次爱情
所以爱情是一种植物,在种子内包含着大树的结果,我们往往会听到人们把爱情比作橡树,蒹葭,玫瑰,或者说从动物上“体现”了某种爱情
然后我们谈谈创伤的(笑死)
不会因为爱情法西斯就不会屠杀,在政治面前,爱情是某种非本质的东西,而爱情也是被决定的,上文所说的真理性,取决于某一政治框架的统治的长期性,当我们说爱情很好时,意思往往是统治是优秀的
而一个穷困潦倒没有美学要素富集能力的工人,很难有什么继续发展的能力,除非社会主义文化真正能被人们接受。
我们补充一下,美学要素前面要有一个美学物,这一美学物会通过经历而形成为美学要素,然后很多叙事一方面通过对自身确定性的规训设置审美要素,一方面筛选审美物,来重整审美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