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智能家居店面感受

今天去了一家智能家居(萤石,好像叫这个名)的店面体验了一下目前的主流产品,特此记录作为一个相关专业的学生的一些体验和感受。
首先是目前行业真的很喜欢把什么东西都加一个“智能”的名头上去,实际上只是一个集成化的远程控制和类似自动化的操作。远没有人们对于“智能”的想象那么厉害。

一:智能门锁,这个已经普及较为广泛了。拥有着指纹,声纹,密码,人脸识别和RFID等多种解锁手段的门锁确实比之前机械门锁更加“智能”,但是价格不菲,门店上的基本都好几千元(2-4k)。
二,家庭摄像头。在那里有分为大门摄像头,大厅摄像和猫眼摄像三种。摄像头的普及率也很高,但是一般不会有人想在个人隐私场所安装这个吧,安全性有待考虑,你也不想家里的隐私可能被黑客入侵吧,大门,大厅摄像头倒是可行。部分摄像头支持无线连接(电池自供电),可以便携安装和使用,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查看。
三,家庭环境检测系统,主要靠水面,烟雾,火焰,人体红外,位置(窗户开关),温湿度等传感器构成,这个系统被集成起来组成家庭环境安全的重要部分。
四,环境模式,在中控上设置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控制窗帘,灯光,电视影像和其它传感器的操作。算是给用户提供不同场景简化操作用。比如出门模式会自动开启家庭安全,用餐模式会调整灯光等等。这些都需要人去控制,我最希望这点能AI自动识别控制。这样才有“智能”的感觉。
五,网络配置,毫无意外的是AC/AP的配置,美观实用,算是目前的主流,但是价格也不菲(2k左右)。搭配网关连接各种传感器和智能家具。
六,机器人,目前只有两个机器人比较有实用价值,一是扫地机器人,二是幼儿智能机器人(语音对话程度很不人工智能,基本算人工智障)。
七,智能插座,能远程开关。这个没好什么说的。

在体验屋里面感觉到只能算半智能,很多家具还并没有“智能”起来提供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服务,比如那个中心化的面板,我想的是我应该不管在哪都能直接控制我的整个家,而不是非得跑到那去开关。智能家居的潜能还有待发掘,但是最好不要搞成华而不实的“杂技屋”。

2 个赞

怎么自己去学着搞杂技屋?

对于我来说有个智能锁就够用了

上b站学一点简单的项目介绍,那里很多github上移植过来的优秀开源项目。

感觉直接买现成的智能家居就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