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辩证法

关于自由…一开始其实是我在本号称自己是心理学的书里看到的,虽然现在看它一点都不心理学,更像是本报哲学菜名的书,叫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话疗,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被分为以下两个方向————一个是“这不是你的错”型;一个是“这全是你的错”型。
1.“这不是你的错”应该很熟悉,是在阐释案主的不自由,卸下案主的责任,制造一个温床让案主舒心的躺下,可谓是十分温暖了…但是,同时应该看到的是,这p用没有,还十分傲慢。。
2.“这全是你的错”有点…过于粗俗,我翻译一下————自由意味着是自己创造了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一切,也自然而然的,要对这一切负责。*容我再劝退一次,自由并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己的“不自由”恰恰就是构成“如果我自由了,那一切就完美了的”这样一个幻象的条件。*但同时,也只有接受自己是“自由”的,接受这可怕的自由,自己才有可能相信自己能做些什么,才有可能开始行动。也许能感受到,在这里案主越是“不自由”,越是会坚信自己是“自由” 的。

也许我还想添几个例子,如果真的遭遇亲人离世之类的创伤,算了再庸俗点,一些狗血韩剧里,主角面对伴侣意外死亡喊得“都是我的错”然后或是将自己完全投入工作…在那个时刻没有抱怨、甚至没有言语,痛苦连表达自己都无法完成……我举这种例子想说是,第二种方向并不是什么崇高,而更像一种病症————它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发生。无产阶级自然是这样一个病症,虽然真正该为这样一个病症感到羞耻的并非无产阶级,但能改变这一切的也只有无产阶级自己。这是种创伤…有人会拿着自己的创伤去显摆然后告诉别人说要追求这些吗?无产阶级的使命不是别的,而正是消灭无产阶级这样一种悲剧性的存在。
小资产阶级最大的创伤就是没有创伤。

首先我要说的是,“病症”的说法与视角是站在资产阶级上的。把资本主义造成的心理异化叫做病症在无产者眼里无疑是一种欺骗性极强的说法,因为这会无意识地为资本主义这个本身矛盾重重的结构辩护,即 是病人有问题不是社会有问题,从而回避社会矛盾。

1 个赞

另外,无产阶级的任务是“毁灭一个旧世界并且创造一个新世界”。单纯说任务是“消除创伤”显然是一种非常“矮化”的说法。

障碍、缺憾本身是完美幻想的条件…以及,律令其实渴望被违反,往小了说是儿时总是在课堂上开的小差才最有意思,往xx了说是在xxxx时喊得“不要”,甚至更xx的对“背德”本身的享乐。
谈到了性,那就谈一下。人在这方面与动物不同之处便是…人会对此“羞耻”、刻意回避、遮掩、制造“障碍”,而同时也正是这些“障碍”才使得性变得具有了色情、享乐的意味,变成了人所特有的性————动物可没有什么律令,不会“害羞”,更没法从中享乐。


也想到过计算机,如果计算机内部是完全均质的、无限的光板板,那它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比起普通的数组链表,有了特殊限制的栈、队列等等反而能做到更多…
自由并非任意而为,自由是深渊、是创伤,是看到、接受、认同自己的限制,将那些看做必然,然后……

…看着还是好不爽呀
资本主义造成的“心理异化”?我在说的是无产阶级整个可悲的存在是病症,不是什么具体的心理…也说了真正该为这些羞愧的不是无产阶级自己,这不是社会层面的批判吗…
但是用嘴批判有个毛用,哭完了会有神仙皇帝来救自己吗?“这不是你的错”,那又如何?能改变这一切的也只有无产阶级自己。
“这不是我的错”就等于“我不想要自由”。很多时候抱怨的案主根本不想改变现状,是的,抱怨反而是为了维持现状。在哄有些哭着的小孩时,你越是哄,ta哭的越是厉害,这时你要是跟着一起哭,ta反而会懵掉然后停下…或者换一个视角,我不是什么“正能量”的人,我很多时候挺阴郁的,但遇到比我还阴郁的朋友朝我倒苦水的时候,我也还是…怎么说呢,尽量把自己说出的话弄好点。


还有我就是讨厌崇高这个词…任何被崇高神圣化的东西全都早已失去了它们原本的激进,失去了它们原本最重要的,被捧上台的原因的那一部分;最后真正被捧上台的,留在台上的,就是一坨xx。

“无产阶级”不是悲情英雄,社会革命光靠无产阶级也是不能成功的。